银行定期存款是很多人倾向的资金打理方式,其中一个好处就是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,且存入之后可以锁定一段时间的利率,这有助于人们应对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。不过在选择期限时,究竟是存几年比较好呢?如果存3年或5年,会太长吗?对此内行人给出答案。
一、存几年比较好
我们在选择定期存款的存期时,需要参照要存的这笔钱的闲置期限来定,应该选择刚好确保可以持有到期满的期限,不要选择太长的,也不要选择太短的。这是基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,以及很多长期存款往往比短期存款的利率要高一些的特点决定的。
就比如如果一笔资金闲置时间为4年,此时应该选择的是3年期,而不是5年期。如果闲置时间为一年半,则应该选择1年期,而不是2年期。
二、如果资金闲置时间比较短
那么如果存3年期或5年期,会太长吗?这要分几种情况考虑。如果资金的闲置时间比较短,短于3年时,贸然存入3年期或5年期,基本是没法持有到期,要损失很多利息的,此时存的期限就太长了。
其实想要拿高息,不一定非要选择长期存款不可,也可以借助一些其余的稳健方式,就如借助基金定投、银行零钱理财、一些政策支持下的新兴模式如外贸经济代销,10万每月1000元等方式稳稳增值。
展开全文
三、如果资金闲置时间比较长
而如果这笔资金闲置的时间比较长的话,要分两种情况。
如果这笔资金可以确定闲置时间确实是在3年期或5年期以上的话,那么存3年期或5年期定存则是刚好的选择,并不会太长。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一些银行的存款利率比较低,即使存3年期或5年期定存也起不到好的增值效果,应该尽量选择利率比较高的银行去存钱。
而如果这笔钱虽然闲置时间长,但不一定具体能闲置多久,贸然存入3年期或5年期定存就不太合适了,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。此时期限倒不用改,但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,可以将产品改为3年期或5年期的可转让大额存单、储蓄国债等,或能很好的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。
综上,存银行定期存款的期限不是胡乱选择的,应该根据资金的闲置时间进行选择。对于一些资金来说,存3年或5年刚好合适。而对于另外一些资金来说,时间或许合适,但产品可能需要调整。当然在打理短期资金时,3年或5年的期限就比较长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