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的四足總綱(如魚石螈和棘螈)與其他像肉鰭魚類的動物不同。肉鰭魚類雖然有肺部,但主要仍然用鰓來呼吸。魚石螈則可能是用肺呼吸。原始四足總綱的皮膚很特別,可以幫助維持體液及防止脫水,但肉鰭魚類則不能。再者,肉鰭魚類利用其身體及尾巴來運動,而鰭只是用作平衡;魚石螈則利用四肢運動,用尾巴平衡。
魚石螈的體型較大及重,並不適合在陸地上行動。但是,其巨大的胸腔是由交錯的肋骨組成,對比其祖先,牠的骨骼結構較為堅硬,而且更為衍化的脊柱及四肢足以從水中抽起整個身體。這種解剖上的改變明顯是要演化來適應在陸地上缺乏浮力的環境。牠的後肢腳很小,明顯不足以支撐其體重。詹妮弗·克拉克(Jennifer A. Clack)指魚石螈及其親屬會走上陸地取暖,就像是科隆群島的海鬣蜥、海豹或恆河鱷般,大部份時間回到水中攝食、繁殖或冷卻身體。若是這樣,牠需要強壯的前肢拉身體上岸,堅實的胸腔及脊柱來支撐身體。幼螈則能夠更容易的在地上行走。
由於早期四足總綱的卵不能在水以外的地方生存,所以生殖是在水中進行。牠的幼蟲及體外受精都須在水中進行。大部份陸地的脊椎動物都發展成體內受精的,包括所有羊膜動物及一些兩棲類的直接受精,及有尾目般間接受精。
魚石螈之后分化的离片椎类及石炭蜥類發展至完全能在地上行走,但鱼石螈和牠们之間卻存在2-3千萬年的化石空白期,即古生物學上經典的「柔默空缺」
目:堅頭類
泥盆紀晚期相继出现的肉鳍鱼后代。 潘氏魚 Panderichthys:适合在淤泥浅滩中生活。 提塔利克魚 Tiktaalik:鱼鳍类似四足动物的脚,能使其走上陸地。 魚石螈 Ichthyostega:四足具备。 棘螈 Acanthostega:四足各有八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