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相信,自己和身邊具有相似統計特徵的其他人,都具有同樣的成功機會,那你等於忽視了你自己的驅動力。結果是什麼?結果是我們有了一個藉口:只要自己沒有進步,或是自己的為人處世有問題,就用「出身」當藉口就好了。「我看妳像個X世代的女性、又是白人、育有三子、已婚,還住在這個社區裡,那我想妳應該就是這類人當中的一個吧。」
然而大部分經濟有成的人士,都知道如何面對困境。他們反而善於運用困境、逆風、偏見、裙帶關係、運氣不好,甚至「裁判誤審」等等情境。他們不會為糟糕的情況所困,而會將自己的情緒能量導向成功之路,而非怨恨。
更有趣的是,許多富人還說,他們的成功都是因為自己經歷了來自親戚、老師、主管、頂級財金顧問、媒體以及其他一大堆所謂的公正專家,所拋給他們的壞球。或者就如同一位沒有繼承父母財產的大富翁最近說的:「就是要證明我爸媽當初的賭注是錯的!」
我們都知道,「習得的無助」(learned helplessness),亦即「不管怎麼做努力,反正一定不可能成功的」這種想法,正是阻擋你建立財富的最大障礙。我們還看過一種觀念:有些人想要找出,到底是誰該為他們累積財富的過程負責(?)
可是綜觀不同有錢人樣本,不管年齡多大、收入多少,真正會決定最後累積多少淨資產的因素,其實就是「好好管理自己的行為,相信自己的行為能影響我們最後財富成就」這種特質。
韓國女首富「三星長公主」3大賺錢原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