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了疫苗后一般不能马上洗澡,多是为了防止继发感染或防止感冒,建议等到接种部位针眼愈合、皮肤无破损时再去洗澡。具体什么时间能洗澡可询问医生,以防太早洗澡,导致接种点继发感染的概率变大。
1、防止继发感染:打疫苗是一种常见的预防疾病的措施,在打疫苗时需要通过注射器进行注射,而注射器需要将针头刺进患者的皮肤内,所以在打疫苗后会在患者皮肤上留下创伤面,还可能伴随流血、轻微疼痛等现象。虽然针眼相对较小,但由于洗澡水并非无菌,所以在打完疫苗的短时间内通常不建议立马洗澡,防止针眼处的皮肤沾到洗澡水后,病原体顺着注射点流到皮下组织,从而造成感染、发炎,使上述不良现象变得更加严重。
2、防止感冒:疫苗在进到身体中后,多会激活免疫系统,进而让自身生成特定抗体,若打完疫苗后洗澡时,洗澡水或屋内温度过凉,较容易使身体受凉,从而诱发感冒,可有发热、身体无力等现象,与疫苗的不良反应容易混淆,而且感冒期间自身抵抗力也会变差,还可能会干扰疫苗的疗效。
因此,建议等到身体好转、针眼愈合后再洗澡,洗澡时还应调节好屋内以及洗澡水的温度,维持注射点周边皮肤清洁、干燥,不要用手抓挠。同时减少进食辣条、烧烤、浓茶等刺激性大的食品,还要避免抽烟、喝酒,可适当多摄入鸡蛋、豆皮、苹果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,并且适度做体育锻炼,有助于自身健康。